陳灝平 老師的實驗室 Laboratory of Hao-Ping Chen, Ph.D.
  • 學經歷 Profile
  • 著作 Publication
  • 研究 Research 1
  • 研究 Research 2
  • 研究 Research 3
  • 研究 Research 4
English
Picture
中藥『冰片』相關的研究

​冰片自古為一名貴的中藥材,也是『金創膏』的成分之一。中醫古方所使用的冰片(又名梅片、龍腦冰片、梅花腦),傳統上是從龍腦香科植物的樹脂與揮發精油中提取而得,其主要的化學成分是右旋冰片 (+)-borneol [圖一],屬於萜烯類的植物二次代謝物。由於此木本植物生長緩慢,且廣泛被應用於醫藥與薰香等領域,現經人工大量砍伐已日漸稀有,在坊間真正的『梅片』有時是可遇而不可求,故臨床上也無法大量使用。近年來,可從樟科植物龍腦樟(Cinnamomum camphora (L.) Presl) 的新鮮枝、葉中提取到右旋冰片。

近年來,自菊科植物艾納香中可提取到右旋冰片的光學異構物,左旋冰片(-)-borneol [圖一],在市場上稱之為『艾片』。此草本植物廣泛分布於華南、福建、台灣、雲南與貴州等地,經人工大量栽培提取,『艾片』已經進入商業化生產,但是依然供不應求。

冰片異構物的分析與檢驗

而台灣市面上的主流產品,則是『化學合成冰片』。[圖一]我們以氣相層析質譜儀,搭配上Cydex-B鏡像分離管柱,檢驗台灣市售各式冰片產品,發現絕大多數號稱『天然冰片』、『梅片』產品,皆有不同程度混充『化學合成冰片』的問題。[1] 由於Cydex-B鏡像分離管柱昂貴,且使用壽命不長,我們另外合成冰片的衍生物,以一般的HP-5MS氣相層析管柱,檢驗以上個別產品。[2]

本人著作:
1. Ho TJ, Hung CC, Shih TL, Yiin LM, Chen HP. "Investigation of borneols sold in Taiwan by chiral gas chromatography." (2018) 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 26, 348-352.

​2. Yang MY, Khine AA, Liu JW, Cheng HC, Hu A, Chen HP, Shih TL. "Resolution of Isoborneol and its Isomers by GC/MS to Identify “Synthetic” and “Semi-synthetic” Borneol Products." (2018) Chirality 30, 1233-1239.
冰片與土壤微生物的關係

『天然冰片』為樟樹合成『天然樟腦』的前驅物,在一百多年前,台灣曾經是全世界主要的樟腦產地,輝煌時期佔了全球產量的70%以上,當樟樹大量被砍伐後,在這片土地留下了甚麼紀錄呢?俗話說『落葉歸根』,葉片落下後,落葉裡面的植物二次代謝物,終將被土壤裡面的細菌所分解。台灣的土壤裡,在無聲無息中,留下了大量會分解樟樹二次代謝物的微生物。[圖二]

我們實驗室在花蓮地區的土壤中,篩選到大量會分解樟腦、冰片等萜烯類的菌株,並選殖出『冰片脫氫酶』(borneol dehydrogenase)基因。有趣的是,此酵素在植物中是擔任合成樟腦的角色,但是在土壤的細菌內卻是負責將萜烯類分解。在兩者之間,酵素的kcat與kcat/Km相差了1800與 500倍!我們的解釋是微生物為了快速獲取生存所需的能量,酵素的反應速率當然不能太差。二次代謝物本身非植物生存所必須,而且是不斷的累積在植物體內,酵素的反應速率太高,對植物本身不見得是有利的。我們展示了在植物與土壤細菌的體內,一個酵素分別具有兩個不同面貌的範例。[3]

應用發酵技術,生產高光學純度的『艾片』

在化學合成的四種冰片異構物中,以『異冰片』的小鼠半數致死濃度(Lethal Concentration 50%, LC50)最低,換句話說,『異冰片』的毒性最大。由圖一所示,只要是經過化學還原反應合成的冰片,都會有『異冰片』這個副產物。雖然『化學合成冰片』價錢極為低廉,台灣市面上500克的零售價約新台幣400元,但是內含四種冰片異構物,尤其是『左旋異冰片』與『右旋異冰片』這兩個副產物。因為這四種異構物的化學結構太過接近,無法從中分離量產高光學純度的『左旋冰片』或『右旋冰片』,目前只能靠栽培植物,從中提取而得。但是,因為全球暖化的問題,極端氣候將日趨常見,栽培作物的單一來源,威脅也會日增。

目前『左旋冰片』,在美國 SigmaAlderich 公司100公克的零售價是美金$ 122元,與『化學合成冰片』價差距極大。我們在花蓮地區的土壤中,篩選到一菌株Pseudomonas monteilii TCU-CK1,以『化學合成冰片』為單一生長碳源時,可以選擇性的分解『右旋冰片』、『右旋異冰片』、『左旋異冰片』三種異構物,只會留下『左旋冰片』在發酵液中。這意味著我們可以『化學合成冰片』為原料,經由微生物的發酵製程,大量投產『左旋冰片』,不再需要經由栽培植物獲得。[4] 


本人著作:

3. Tsang HL, Huang JL, Lin YH, Huang KF, Lu PL, Lin GH, Khine AA, Hu A, Chen HP. "Borneol dehydrogenase from Pseudomonas sp. TCU-HL1 catalyzes the   oxidation of (+)-borneol and its isomers to camphor." (2016)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82, 6378-6385.

4. Khine AA, Yang MY, Hu A, Lin GH, Toh YH, Chen HP. "Production of optically pure (-)-borneol by Pseudomonas monteilii TCU-CK1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orneol dehydrogenase involved." (2020)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 139, 109586.

Picture
Picture
Click here to edit.
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.